伦理片准备采购3.0MEI一套,拟定于2016年6月1日星期三下午3点整在伦理片门诊四楼小会议室召开3.0MRI技术参数及配置公开论证会议,有意参加投标的供应商欢迎准时参加。(需了解该设备技术参数资料的供应商,可在论证会召开之前到设备科取得技术参数资料。该技术参数仅作为院内论证时参考,具体参数待论证后确定。)
注:与会经销商签到时需提供参与论证品牌最高端产品技术参数及彩页各8份。
联系电话:7197991
伦理片
2016年5月16日
附:3.0T MR招标参数
一、 招标重点要求及说明:
1. 磁场:高磁场均匀度是高端3.0T磁共振成像质量的最基本、最重要保证,所以本次招标将10cmDSV-50cmDSV的磁场均匀度均作为核心指标;
2. 射频接收系统:射频系统是近十年各公司发展的重点,多个射频源共同发射的技术可以大幅提高3.0T磁共振的应用水平,所以此次招标将该技术作为核心指标;
射频通道数是决定磁共振图像质量与扫描时间的重要指标,各公司高端3.0T磁共振射频通道数都能够达到20以上,所以此次招标要求各投标厂家均必须提供20通道以上的机型;
3. 射频线圈:射频线圈的通道(或单元)数决定每个局部的图像质量,而线圈联合扫描技术可以大幅提升磁共振的扫描效率,所以此次招标将线圈联合扫描技术作为核心指标,并对每个线圈的通道(或单元)数提出要求;
4. 零液氦挥发:液氦是磁共振最昂贵的消耗品。零液氦挥发技术能够最大程度的节约磁共振使用成本。所以本次招标要求各投标机型都必须具备零液氦挥发技术;
5. 优质的工作流:磁共振工作流程的先进性是磁共振扫描最大病人量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从而必须对磁共振工作流设计相关的内容提出高要求。
二、 设备详细技术要求及规格:
|
序号 |
技术参数名称 |
招标规格要求 |
响应情况 |
|
一、 |
设备先进性总体要求 |
|
|
|
1 |
投标厂家技术完整性要求 |
各投标机型的生产厂家需具备所有核心部件的自主研发和生产能力,主磁体、梯度线圈、谱仪作为核心部件,必须为原厂生产,与磁共振整机为同一品牌,不得采用第三方产品替代 |
|
|
*2 |
投标机型技术先进性要求 |
各厂家必须提供2014年以后首次获得CFDA认证的最新、最高端磁共振机型,以产品CFDA注册证为准 |
|
|
二、 |
磁体系统 |
|
|
|
*1 |
磁场强度 |
3.0T |
|
|
2 |
发射频率 |
≥127.7MHz |
|
|
3 |
磁体类型 |
超导磁体 |
|
|
4 |
磁体材料 |
超导磁共振专用铌钛合金磁材 |
|
|
5 |
抗电磁干扰 |
具备 |
|
|
6 |
磁体稳定性 |
<0.1 ppm /h |
|
|
7 |
磁场均匀度 |
典型值,采用V-RMS 24 plane plot测量法 |
|
|
*7.1 |
10cmDSV |
≤0.002 ppm |
|
|
7.2 |
20cmDSV |
≤0.020 ppm |
|
|
7.3 |
30cmDSV |
≤0.050 ppm |
|
|
7.4 |
40cmDSV |
≤0.200 ppm |
|
|
7.5 |
45 cm DSV |
≤0.400ppm |
|
|
*7.6 |
50cmDSV |
≤1.200 ppm |
|
|
8 |
主磁场均匀度补偿技术 |
具备 |
|
|
9 |
匀场方式 |
主动匀场+ 被动匀场 |
|
|
10 |
磁体重量(含液氦) |
≤6000kg |
|
|
11 |
磁体长度 |
≤170cm |
|
|
*12 |
病人检查孔径 |
提供舒适大孔径技术,孔径>60cm |
|
|
13 |
冷却方式 |
液氦制冷 |
|
|
14 |
液氦消耗率 |
具备零液氦技术 |
|
|
15 |
液氦容积 |
≥1300L |
|
|
16 |
冷头类型 |
4K冷头 |
|
|
17 |
5高斯线范围 |
≤4.8m ×2.6m × 2.6m |
|
|
三、 |
梯度系统 |
|
|
|
1 |
梯度控制技术 |
全数字实时 |
|
|
2 |
梯度冷却方式 |
中空水冷 |
|
|
3 |
最大单轴梯度场强度 |
≥33 mT/m |
|
|
4 |
最大单轴梯度切换率 |
≥150 mT/m/ms |
|
|
5 |
最短梯度爬升时间 |
≤0.200ms |
|
|
6 |
最大单轴梯度场强、最大单轴梯度切换率与最大FOV可同时达到 |
具备,采用单梯度技术 |
|
|
7 |
最大占空比 |
100% |
|
|
8 |
屏蔽方式 |
主动屏蔽 |
|
|
9 |
梯度工作方式 |
非共振式 |
|
|
10 |
梯度降噪技术 |
具备 |
|
|
四、 |
射频系统 |
|
|
|
*1 |
独立射频源个数 |
≥2 |
|
|
*2 |
独立射频放大器个数 |
≥2 |
|
|
3 |
每个射频源可独立调节射频脉冲的相位、波形、幅度 |
具备 |
|
|
4 |
射频发射功率 |
≥2×18kW |
|
|
5 |
最大发射场 |
≥20μT |
|
|
6 |
射频功率放大器类型 |
水冷/数字接口 |
|
|
7 |
发射线圈免调谐 |
具备 |
|
|
8 |
独立射频接收通道数 |
≥20 |
|
|
9 |
射频接收采样率 |
100MHz |
|
|
10 |
接收动态范围(1Hz带宽) |
≥160dB |
|
|
11 |
噪声系数 |
<0.5dB |
|
|
12 |
全数字解调及滤波技术 |
具备 |
|
|
13 |
射频能量监控 |
|
|
|
13.1 |
实时数字化射频能量监控 |
具备 |
|
|
13.2 |
实时数字化射频能量短期积累监控 |
具备 |
|
|
13.3 |
实时数字化射频能量长期积累监控 |
具备 |
|
|
14 |
射频接收线圈及相关技术 |
以下要求线圈必须为专用线圈,不得以其他线圈替代 |
|
|
14.1 |
正交发射/接受体线圈 |
具备 |
|
|
14.2 |
头颈联合线圈 |
具备,≥24单元 |
|
|
14.3 |
体部线圈 |
具备,≥12单元 |
|
|
14.4 |
脊柱线圈 |
具备,≥32单元 |
|
|
14.5 |
大柔性多功能线圈 |
具备,≥8单元 |
|
|
14.6 |
小柔性多功能线圈 |
具备,≥8单元 |
|
|
14.7 |
线圈联合扫描技术 |
具备,投标机型可通过多个线圈联合扫描,实现一次进床完成全身检查 |
|
|
五、 |
计算机系统 |
|
|
|
1 |
CPU型号及主频 |
四核,≥3.0GHz |
|
|
2 |
处理器位数 |
≥64位 |
|
|
3 |
内存容量 |
≥24GB |
|
|
4 |
硬盘容量 |
≥1000GB |
|
|
5 |
图像存储容量(512矩阵全FOV) |
≥60万幅 |
|
|
6 |
显示器分辨率 |
≥1920 x 1200 |
|
|
7 |
显示器大小及规格 |
≥24寸,专业级彩色显示器 |
|
|
8 |
控制重建计算机CPU型号及主频 |
≥2个四核,≥1.8GHz |
|
|
9 |
控制重建计算机内存容量 |
≥24GB |
|
|
10 |
控制重建计算机硬盘容量 |
≥1000GB |
|
|
11 |
图像重建速度(256矩阵全FOV) |
≥4500幅/秒 |
|
|
12 |
最大采集矩阵 |
1024 ×1024 |
|
|
13 |
最大重建矩阵 |
2048 ×2048 |
|
|
14 |
同步扫描重建功能 |
扫描,采集,重建时可同时进行阅片,后处理,照相和存盘功能 |
|
|
15 |
集成式软件操作系统 |
具备,主机操作系统可一站式完成患者信息管理、登记、扫描、图像浏览、后处理分析及打印胶片、存档管理等全流程功能 |
|
|
六、 |
后处理接口 |
|
|
|
1 |
软件控制照相技术 |
具备 |
|
|
2 |
DICOM 3.0接口及与PACS网络连接(包括打印,传输,接收,查询,Worklist ,MPPS等功能) |
具备 |
|
|
3 |
标准激光相机数字接口 |
具备 |
|
|
七、 |
扫描参数 |
|
|
|
1 |
X轴最大FOV |
≥500mm |
|
|
2 |
Y轴最大FOV |
≥500mm |
|
|
3 |
Z轴最大FOV |
≥500mm |
|
|
4 |
最小FOV |
≤5mm |
|
|
5 |
最薄层厚 |
≤0.1mm |
|
|
6 |
2D SE序列最短TR时间(128矩阵) |
≤6.5ms |
|
|
7 |
2D SE序列最短TE时间(128矩阵) |
≤2.5ms |
|
|
8 |
2D FSE序列最短TR时间(128矩阵) |
≤6.5ms |
|
|
9 |
2D FSE序列最短TE时间(128矩阵) |
≤2.5ms |
|
|
10 |
2D FSE序列最小回波间距(128矩阵) |
≤1.0ms |
|
|
11 |
2D FSE序列最大回波链长度(ETL) |
≥512 |
|
|
12 |
2D GRE序列最短TR时间(128矩阵) |
≤1.0ms |
|
|
13 |
2D GRE序列最短TE时间(128矩阵) |
≤0.5ms |
|
|
14 |
3D GRE序列最短TR时间(128矩阵) |
≤1.0ms |
|
|
15 |
3D GRE序列最短TE时间(128矩阵) |
≤0.5ms |
|
|
16 |
EPI序列最小回波间距(128矩阵) |
≤0.35ms |
|
|
17 |
EPI序列最短TR时间(128矩阵) |
≤4.0ms |
|
|
18 |
EPI序列最短TE时间(128矩阵) |
≤1.0ms |
|
|
19 |
最大弥散加权b值 |
≥10000 |
|
|
八、 |
扫描技术与序列 |
|
|
|
1 |
自旋回波序列(FSE),包括 |
具备 |
|
|
1.1 |
2D/3D快速自旋回波 |
具备 |
|
|
1.2 |
组织弛豫时间测量自选回波序列 |
具备 |
|
|
1.3 |
可选择角度的自旋回波序列 |
具备 |
|
|
1.4 |
单回波、双回波、多回波技术 |
具备 |
|
|
1.5 |
单次激发快速自选回波序列 |
具备 |
|
|
1.6 |
脂肪抑制序列 |
具备 |
|
|
1.7 |
快速脂肪饱和技术 |
具备 |
|
|
1.8 |
水抑制序列 |
具备 |
|
|
1.9 |
反转恢复(IR),包括 |
具备 |
|
|
1.10 |
常规反转恢复序列 |
具备 |
|
|
1.11 |
快速自由水抑制序列(FLAIR) |
具备 |
|
|
1.12 |
快速自由水抑制序列T1W成像技术 |
具备 |
|
|
1.13 |
快速自由水抑制序列T2W成像技术 |
具备 |
|
|
1.14 |
快速反转恢复序列(脂肪、水抑制) |
具备 |
|
|
1.15 |
短TI反转回波水脂分离成像 |
具备 |
|
|
1.16 |
真实影像反转恢复序列(灰白质强对比成像) |
具备 |
|
|
2 |
梯度回波(2D/3D),包括 |
具备 |
|
|
2.1 |
多层面梯度回波(MPGR):T1和PD加权像 |
具备 |
|
|
2.2 |
2D/3D去除剩余磁化梯度回波技术 |
具备 |
|
|
2.3 |
2D/3D利用剩余磁化梯度回波技术 |
具备 |
|
|
2.4 |
重T2加权高对比序列 |
具备 |
|
|
2.5 |
3D梯度回波技术 |
具备 |
|
|
2.6 |
快速稳态进动梯度回波(FIESTA或TrueFISP,必须提供2D及3D) |
具备 |
|
|
2.7 |
超快速场回波序列 |
具备 |
|
|
2.8 |
三维成像技术 |
具备 |
|
|
3 |
平面回波成像技术(EPI),包括 |
具备 |
|
|
3.1 |
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技术 |
具备 |
|
|
3.2 |
多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技术 |
具备 |
|
|
3.3 |
自旋回波EPI |
具备 |
|
|
3.4 |
梯度回波EPI |
具备 |
|
|
3.5 |
反转EPI |
具备 |
|
|
3.6 |
高分辨EPI采集 |
具备 |
|
|
4 |
神经系统成像技术,包括 |
具备 |
|
|
4.1 |
高分辨解剖成像 |
具备 |
|
|
4.2 |
高分辨率内耳三维成像技术 |
具备 |
|
|
4.3 |
全脊髓成像 |
具备 |
|
|
5 |
弥散成像技术,包括 |
具备 |
|
|
5.1 |
ADC成像 |
具备 |
|
|
5.2 |
各向同性采集 |
具备 |
|
|
5.3 |
各向异性采集 |
具备 |
|
|
5.4 |
ADC值测量 |
具备 |
|
|
5.5 |
ADC-map |
具备 |
|
|
5.6 |
自动采集处理 |
具备 |
|
|
5.7 |
单次激发EPI |
具备 |
|
|
5.8 |
多次激发EPI |
具备 |
|
|
5.9 |
实时弥散成像 |
具备 |
|
|
5.10 |
自动生成ADC图 |
具备 |
|
|
5.11 |
可选优化B值 |
具备 |
|
|
5.12 |
弥散加权全身类PET成像 |
具备。 |
|
|
6 |
血管成像技术,包括 |
具备 |
|
|
6.1 |
时飞法技术(2D/3D) |
具备 |
|
|
6.2 |
流入法采集技术(2D/3D) |
具备 |
|
|
6.3 |
连续多层3D时飞法技术 |
具备 |
|
|
6.4 |
动静脉分离成像技术 |
具备 |
|
|
6.5 |
磁转移(MTC)对比技术 |
具备 |
|
|
6.6 |
最大密度投影技术 |
具备 |
|
|
6.7 |
可变反转角度射频技术 |
具备 |
|
|
6.8 |
多层层面重建技术 |
具备 |
|
|
6.9 |
2D/3D水成像技术(MRCP, MRU) |
具备 |
|
|
6.10 |
电影采集回放功能 |
具备 |
|
|
6.11 |
实时互动最大密度投影技术 |
具备 |
|
|
7 |
伪影消除技术,包括 |
具备 |
|
|
7.1 |
流体补偿 |
具备 |
|
|
7.2 |
呼吸补偿 |
具备 |
|
|
7.3 |
流动校正梯度波形技术 |
具备 |
|
|
7.4 |
区域饱和技术 |
具备 |
|
|
7.5 |
卷积伪影去除技术 |
具备 |
|
|
7.6 |
运动伪影消除技术 |
具备 |
|
|
7.7 |
图像滤波增强技术 |
具备 |
|
|
7.8 |
K空间降噪技术 |
具备 |
|
|
7.9 |
环形伪影抑制技术 |
具备 |
|
|
8 |
节时技术,包括 |
具备 |
|
|
8.1 |
半扫描技术 |
具备 |
|
|
8.2 |
全方向部分编码采集技术 |
具备 |
|
|
8.3 |
矩形视野采集技术 |
具备 |
|
|
8.4 |
三维重叠连续采集技术 |
具备 |
|
|
8.5 |
并行采集重建技术 |
具备 |
|
|
8.6 |
部分回波采集 |
具备 |
|
|
9 |
其他成像技术,包括 |
具备 |
|
|
9.1 |
短TR TE快速成像功能 |
具备 |
|
|
9.2 |
三维定位系统 |
具备 |
|
|
9.3 |
放射状片层定位技术 |
具备 |
|
|
9.4 |
扫描暂停 |
具备 |
|
|
9.5 |
可变带宽技术 |
具备 |
|
|
9.6 |
预扫描技术 |
具备 |
|
|
9.7 |
信噪比显示功能 |
具备 |
|
|
9.8 |
静音扫描技术 |
具备 |
|
|
9.9 |
实时交互式成像功能 |
具备 |
|
|
9.10 |
磁共振实时定位 |
具备 |
|
|
9.11 |
磁共振实时交互式参数改变 |
具备 |
|
|
9.12 |
高分辨成像检查 |
具备 |
|
|
9.13 |
组合扫描功能 |
具备 |
|
|
9.14 |
水饱和技术 |
具备 |
|
|
9.15 |
预饱和技术 |
具备 |
|
|
9.16 |
饱和带数目 |
≥6 |
|
|
9.17 |
平行饱和带 |
具备 |
|
|
9.18 |
伴随饱和带 |
具备 |
|
|
9.19 |
脂肪饱和技术 |
具备 |
|
|
9.20 |
信号平均技术,包含内模式和外模式 |
具备 |
|
|
9.21 |
频率编码方向扩大采集 |
具备 |
|
|
9.22 |
相位编码方向扩大采集 |
具备 |
|
|
9.23 |
偏中心扫描技术 |
具备 |
|
|
9.24 |
可变K空间填写方式 |
具备 |
|
|
9.25 |
K空间快速采集 |
具备 |
|
|
9.26 |
线圈灵敏度校正技术 |
具备 |
|
|
9.27 |
肝脏动态增强技术 |
具备 |
|
|
9.28 |
图像亮度均一化校正技术 |
具备 |
|
|
9.29 |
自动中心扫描技术 |
具备 |
|
|
9.30 |
SHINE专利图像重建技术 |
具备 |
|
|
9.31 |
图像插值放大技术 |
具备 |
|
|
9.32 |
图像变形校正技术 |
具备 |
|
|
10 |
高级临床应用软件包,包括 |
具备 |
|
|
10.1 |
神经成像软件包 |
具备 |
|
|
10.2 |
体部系统软件包 |
具备 |
|
|
10.3 |
骨关节成像软件包 |
具备 |
|
|
10.4 |
肿瘤成像软件包 |
具备 |
|
|
10.5 |
乳腺成像软件包 |
具备 |
|
|
九、 |
病人检查环境 |
|
|
|
1 |
双向病人通话系统 |
具备 |
|
|
2 |
防磁降噪耳机 |
具备,可降噪并进行通话或音乐播放 |
|
|
3 |
检查通道通风系统 |
具备,可在床旁调节 |
|
|
4 |
检查通道照明系统 |
具备,可在床旁调节 |
|
|
5 |
嵌入式触控显示屏 |
具备,磁体外壳两侧各1个 |
|
|
5.1 |
患者生理信号监控系统 |
具备,无线传输,在床旁显示器中可读取和监测呼吸、心跳、脉搏等生命体征。 |
|
|
5.2 |
床旁患者信息系统 |
具备,床旁显示系统可读取患者个人信息及检查基本信息 |
|
|
5.3 |
床旁技师帮助系统 |
具备,床旁显示系统可提供交互式帮助系统辅助技师完成扫描前准备工作 |
|
|
6 |
患者紧急呼叫装置 |
具备,提供防磁气动报警球 |
|
|
7 |
检查床最大承重 |
≥250KG |
|
|
8 |
检查床最低床位高度 |
≤52cm |
|
|
9 |
扫描床水平运动最大速度 |
≥20cm/s |
|
|
10 |
扫描床长度 |
≥260cm |
|
|
11 |
单次进床最大扫描范围 |
≥150cm |
|
|
12 |
多站扫描自动移床功能 |
具备 |
|
|
13 |
床旁紧急制动按钮 |
具备,扫描床两侧各1个 |
|
|
14 |
床旁脚踏扫描开关 |
具备 |
|
|
15 |
病人监视系统 |
具备,包括防磁摄像装置和彩色显示屏一套。 |
|
|
十、 |
机房安装要求 |
|
|
|
1 |
最小机房安装面积 |
≤35㎡,包括扫描间、操作间及设备间 |
|
|
2 |
平均电源额定功率 |
≤30KVA |
|
|
3 |
原厂线圈整理柜 |
具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