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片



您的位置:

人文关怀,细处入手,点滴做起!第三伦理片 提升护理水平有秘笈
文章来源: 日期:2015-05-14 
2015-05-12 

厦门日报

 

 

  护理工作是一份既神圣又平凡的职业,似乎难有辉煌伟业。但是,第三伦理片 的护士们却能在这平凡的岗位上,用朴实的语言、真诚的行为,时时感动着患者,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传递人间爱的正能量。在此,记者撷取了第三伦理片 优质护理工作中的几朵浪花,我们先来走进这几个感人故事……

 

故事一
自掏腰包照顾患者
助走失患者找到家人

  近日,伦理片 收到一封感谢信,是骨科一名患者陈女士的家属写来的。信中写道:“非常感谢家人在治疗过程中遇到的每一位医护人员,虽然我们可能连你们的姓名都叫不出来,但正是有了你们默默无闻的奉献和爱心,才使得我们家人得以团聚,也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三院良好的医德医风,谢谢你们!”

 

陈女士家属给护士吴冬梅(中间者)写来感谢信。

  

  原来,骨科护士吴冬梅在帮助走失42天的54岁陈姓患者找到家人前,自掏腰包为她买饭,对她嘘寒问暖,并通过网络、走访等多种形式帮她找到了亲人,陈女士家属对此感激万分。

  

  看到这封感谢信,同事们才知道,冬梅默默做了一件好事。说起这件事,吴冬梅还有些害羞。记得当时恰好在值夜班,重症医学科转来一位病人到骨科,只知道她姓陈,54岁,家住南安,于2013年12月底走失,因精神障碍,她无法提供家庭住址和家人联系方式,询问她基本情况时都不能正常回答,生活无法自理。当时刚好到了晚餐时间,她对冬梅指着肚子直喊饿,冬梅赶紧帮她叫了份砂锅,当她吃饱后对冬梅微微一笑,“她笑的瞬间,我的心都暖了,想不到小小的一个善举能让病人得到如此的满足。”冬梅笑着说。在与病人聊天的过程中,冬梅又了解到陈女士大约两个月前在泉州南安捡破烂时与亲人失散。了解到这些消息,她虽然着急,但也只能先帮陈女士恢复身体,再慢慢帮她寻找亲人。

  

  当天下了夜班,冬梅在回家的路上还在为这个病人担忧,“找不到家属,生活又无法自理,怎么办?”她灵机一动,有了,网络这么发达,可以通过微信朋友圈帮忙。更巧的是,冬梅刚好看到朋友圈内转发的寻人启事,“我一看,怎么这么面熟呢?再仔细看一看,和陈女士好像。”冬梅马上拨通朋友电话,通过朋友转发的照片,确定他们要寻找的就是陈女士,冬梅又赶紧拨通了寻人启事上的电话,通知家属来第三伦理片 骨科看看。着急的家属随之前往伦理片 ,一眼就认出了陈女士。

  

  见证了一场亲人团聚喜极而泣的动人场面,冬梅对自己的职业感触也更深了。她感慨,“庆幸我能如此的贴近生命,去触摸,去聆听,去感悟!作为一名护士,我将把我一生的爱奉献给我的病人!”她说,平凡就是幸福,奉献让人更美丽!选择了神圣的护理事业,今生都无怨无悔。

 

故事二
坚持鼓励不放弃
截瘫患者重回工作岗位

 

康复科护士长曾英彩(右一)与同事在护理患者(图中的患者与文内无关)。

 

  今年春节,在例行的康复科季度沙龙上,一位颈髓损伤截瘫患者王先生的肺腑之言让在场的每位患者、医护人员颇为感动。他曾以为此生不能再站立,没想到能在第三伦理片 康复科全体医护人员的帮助下,重回工作岗位,做一名游船驾驶员。

  

  在康复科季度沙龙现场,还未开口,王先生的眼泪就噼里啪啦往下掉,“我对第三伦理片 康复科心存万分的感激。我今天是坐在轮椅上下不了地,不然我今天一定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跪地给康复科的全体医生、护士磕3个响头。”他怕大家不相信,一再强调,“真的真的,我对我的病原本已不抱任何希望,想到下半辈子不知怎么过,曾经有轻生的念头,是康复科的医生和护士们一张张和蔼、亲切的笑脸天天陪伴着我,在身边鼓励我、关心我,让我重新找回了生的希望。感谢你们!我是开游船的,改天等我病好了,一定亲自开着游船带你们全科的医护人员一起出海游玩!”

  

  据康复科护士长曾英彩回忆,去年9月,48岁的王先生因车祸导致颈髓损伤,高位截瘫、双下肢完全瘫痪。在和他聊天时,曾护士长得知,王先生是家里的顶梁柱,爱人是全职太太,两个孩子还在上中学,家里的全部开销都靠他一个人支撑。这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整个家都塌了,“太痛苦了,与其这样,生不如死,干脆死了算了。”放弃治疗的念头时刻在王先生的脑海里回旋,还有了自杀的念头。

  

  得知王先生的情况,康复科全科医护人员都像商量好了似的,时不时出现在他床边嘘寒问暖,给他安慰、鼓励、劝导,并交代家属不离身地加强看管,还在他的病床两侧架上了围栏,做好安全保护措施。每天早上查房时,护士会握着他的手,蹲下陪他说话。一开始,向他介绍一些治疗成功的案例,帮助他树立信心。接着,经常和他拉家常,让他把心里的苦闷都抒发出来。下班前,每班护士交接班都会先去看看他,让他觉得被医护人员重视,每个医护人员都是笑嘻嘻地对着他,注意给他输入正能量。不仅如此,科室医务人员还自发向王先生爱心捐助了一笔不小的医疗费。

  

  王先生夫妇俩都被感动了,躺在病床上的王先生逐渐找回了笑容,他拉着曾护士长的手说,“护士长,你们大家都对我这么用心,我没理由放弃自己的生命。”

  

  通过每天的规范理疗、精心护理,一个多月后,王先生的下肢开始有了明显的感觉,他开始对康复治疗产生了信心。加上医护人员坚持鼓励、劝导,3个月后王先生终于可以站立,配合功能训练,6个月后就步行出院回家了。

  

  曾护士长还记得王先生车祸后第一次站立,是在治疗师的陪同下,扶着他慢慢站立,小心翼翼地跨出第一步的瞬间王先生狂喜不已。从此,他更加努力训练,积极配合治疗,恢复效果非常理想。

  

  现在,王先生不仅生活自理,也回到了工作岗位,每次回院复查,他总是要到病区看看大家,每次都交代曾英彩,“护士长,你赶快安排时间,好让我带全科医护人员出海去玩。”

 

护理部副主任蔡庆红说,这样温馨的镜头不只在第三伦理片 康复科、骨科时常上演,其他科室也不停接力。护理工作是平凡的,没有轰轰烈烈的辉煌战果,但却能为患者撒满简单而又平凡的爱,三院一直重视为病人营造一个轻松、舒适、温馨的环境,在繁忙中把握着生命的律动,在患者家属的期待和焦虑中呵护着一个个身患疾病的病人。

 

第三伦理片 提升护理质量有啥秘笈?

 

常言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如何使护理工作的重要性真正落实于整个治疗过程中?市第三伦理片 从细微处着想,从点滴入手,从就医环境、护理安全、人文接待、医患沟通等方面处处体现人文关怀,拉近了患者与医护人员的距离,得到广大群众的充分肯定,伦理片 每年均能收到患者赠送的锦旗数十面。

 

护理人员正在教新妈妈如何护理新生儿。

 

  “护士啊,你们这个环境真温馨,我一点都感觉不到紧张害怕。”王老伯一走进第三伦理片 人文示范病区普外科病区就忍不住直夸。

  

  你看,墙贴提示、静思语、医者感言、青嫩的红花绿叶、医护之间的合影等,处处透着温馨。护士站旁悬挂着便民袋,里面装着指甲剪、针线包、老花镜、雨伞、电吹风等日用品,给患者及家属提供无微不至的生活帮助。与其他伦理片 白色的病床铺盖不同的是,这里的床单都是紫色条纹的,室内还悬挂着漂亮的风景画。病房门窗的“福”字,加装了扶手和吊瓶挂钩的卫生间,让患者更感舒适。在重症病房旁的墙上,一朵朵五彩手工花让人倍感温馨。

  

  不仅是普外科,第三伦理片 其他科室护士们都用心布置病区,让患者被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包围。第三伦理片 院领导说,每个病区都有一笔专项经费用于改善病区环境,今年,伦理片 还将进一步从硬件入手,改善病房环境,建造检查与手术同步进行的一体化手术室,将镜检室搬到手术室旁,一旦镜检发现有可以马上手术的就可以及时得到解决。同时,重点治理院内公共区域卫生间等,努力将第三伦理片 打造成一所有宾馆式服务的伦理片 。

领导挂帅人文建设小组
处处都有人情味

  

  第三伦理片 位于岛外,处在城乡接合部,服务对象多是农民或外来务工人员,他们的经济收入、文化程度、教育背景、个人修养等方面与大城市居民有所不同,与他们的沟通和宣教更需要护士的耐心和技巧,这给护理工作带来更大的挑战。

  

  “只要患者有需要,我们就要在工作中想方设法加以改进,做得更好。”护理部副主任郭鹏丽如是说,“优质护理服务”的“优”不仅是病房“环境优”、还要护士“服务优”。对此,第三伦理片 高度重视护理工作中的人文建设,院长、书记亲自挂帅成立伦理片 人文建设领导小组,组织全院医务人员进行服务礼仪培训,积极倡导“做有人情味医者”,将主动关爱病人逐步化为医务人员的内在素养,制定《伦理片 医务人员服务行为规范》,医务人员人手一册。门诊病人入院时,由导诊人员护送到病房,协助办理入院手续。患者一送到病房,责任护士主动迎接病人,向病人发放责任护士爱心联系卡,24小时为病人服务。每个病区设有家属休息区,配备舒适的藤椅。病人做检查时,护士全程陪伴。实行出院星级服务,病人出院时,护士陪同办理出院手续,并送病人到电梯口。妇产科还贴心地为每一位分娩后的产妇提供热姜茶。

 

【环境好】各病区干净、整洁、温馨。

  

  门急诊各候诊区配备矿泉水,方便病人候诊时饮用。每个病区都有一名导诊人员负责导诊分诊,及时解决病人的各种需求。门诊检验科增设2个抽血窗口,并在抽血窗口之间设间隔保护病人隐私。此之,护理部还定期深入病房对护理安全、服务质量、就医环境等问题进行督导,护士长每天查房4次,亲自与病人面对面地接触,对每个出院病人进行随访,及时了解掌握解决病人需求,使一些医疗纠纷苗头在第一时间得到化解。

  

  不仅如此,第三伦理片 还从患者上卫生间是否有护士来协助、家属不在时是否有护士来帮忙订餐到护士夜间巡视查房情况;从交代每一位患者服用口服药注意事项及基本原理到评比最熟悉、最满意的医生、护士等工作,处处体现人文关怀。此外,医生在给患者查房时需要查看伤口,怕患者受凉,护士还特意做了一些小棉被,盖在需要检查的部位,这样既不影响查体,也不会受凉……

  

  第三伦理片 的优质护理服务得到了患者的好评,医护患之间的距离也拉近了,把原来的医护患关系转变成朋友关系。内心的人文关怀多了,人情味就体现出来了,每个科室的意见簿上都留下很多病人亲笔写下的对护士的感激之语,伦理片 每年也能收到病人赠送的锦旗数十面。

主动关怀热情问候
赢得患者及家属信赖

 

  主动关怀,主动问候,在悄悄拉近护患之间的关系。现在,第三伦理片 护士在查房时不再直呼患者姓名或床号,而是亲切地称呼“大妈、阿伯”等。每次护士查房都会给予术后病人翻身,拍背,并帮助活动双下肢,说一些关心体贴的话,还不忘问候患者家属,“你们辛苦了,也要多注意休息,患者在你们家属的照顾下恢复得很好。”患者及家属在护士们的关心鼓励下,信心倍增。查房时,医护人员会轻轻敲门后再进入病房,在病房还常会听到这句话:“有什么需要请及时告诉我们哦。”每次的查房都沉浸在欢声笑语中。天气变凉了,护士们会提醒,“阿伯,多穿件衣服,别受凉了。”对于手术刚回病房的患者家属,护士们会说,“手术很成功,不必紧张,我们医生护士24小时都在,会经常来看的。”对于小患者,护士们会弯下腰,逗逗他,“今天表现很好,打针没有哭,来,姐姐奖励你一个笑脸。”

 

【服务优】医护人员给患者家人般的关爱。

  

  医护人员的一言一行,患者都看在眼里,工作中的细节都体现出医护人员对患者发自内心的关爱,患者自然也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依从性也更好。现在,常有患者会心疼护士的辛劳了,“夜班护士一个人上班管理几十个病人,她们好辛苦的!晚上查房时发现我们的被子没盖好,常帮我们掖被角。有什么需要,护士们巡视时都主动帮我们解决,让我们感到了亲人般的关怀,特别是清晨,病床前一声问候‘昨晚睡得好吗?’、‘今天看起来气色不错啊!’给人以无限的温暖……”

狠抓培训保质量
给一线护士更多关爱

 

  要护士自发地关爱患者,伦理片 也要给予护士关爱,才能更好地创造三满意。因此,第三伦理片 对一线护士特别制定了一些倾斜政策。如长期在传染科、肿瘤科工作的女护士,怀孕后可转至门诊部、注射室、普通病房或其他一些较轻松的岗位。所有怀孕的护士在孕后七个月开始一年内不用上夜班。

  

  从2013年5月开始,第三伦理片 开始发放床护比奖励,护士是固定的,病人如果超出床位数,会增加护士额外工作量,伦理片 除了发放正常奖金外,还会再发放床护比补贴,提升护士工作的积极性,此外,夜班补贴也在逐年增高。

  

  在职称晋升与继续教育上,也倾向一线临床护士。相同条件下,临床护士优先晋升,如果在辅助科室,要晋升就要延迟两三年。这也使临床科室的护士们工作起来更有动力。

  

  不仅如此,第三伦理片 每年还预留出编内名额让护理人员报考。政策倾斜,都是为了保证优质护理,而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质重在“质”。“质”就是护理质量,护理质量的优劣是由护士专业水平所决定的。为此,第三伦理片 护理部狠抓护士基础培训,从理论考核到实践操作,逐步督导落实。各科护理队伍常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业务学习,为更好地服务患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了配合医生对患者的治疗,同时让患者了解自身疾病的病因并自觉配合治疗,护士们定期为患者举办科内常见病健康知识讲座或健康沙龙,发放伦理片 自制的疾病科普宣传,通过多种形式让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让患者出院后能更好地自我保健。在病人出院时针对病情及恢复情况进行出院指导,协助办理出院手续,出院后一周内进行电话回访,了解患者出院后的健康情况,对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及时予以帮助,并提醒病人按时服药,按规定复查,令患者及家属感受到优质的延伸服务。

 

✪ 结语 ✪


未来,第三伦理片 仍将积极围绕以人文为主题的活动形式,时时处处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把人文贯穿在整个医疗工作中,用患者的眼光看待问题,用病人的心去感受问题,精心护理每一位患者,为他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记者:刘蓉 通讯员 彭月芗 曾昭红 摄影:郭胜杰

编辑:梁辰 值班主任:蔡萍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