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高发时期
以下知识你要知道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种急性感染性肺炎,其病原体是一种先前未在人类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世界卫生组织(WHO)命名为2019-nCoV。 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主要传播方式是经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包括手污染导致的自我接种)以及不同大小的呼吸道气溶胶近距离传播。目前近距离飞沫传播应该是主要途径。 会。从一些聚集性病例的发病关联次序判断,人传人的特征十分明显,且存在一定范围的社区传播。 什么是密切接触者? 指14天内曾与病毒的确诊或高度疑似病例有过共同生活或工作的人。包括办公室的同事,同一教室、宿舍的同事、同学,同机的乘客等。以及其它形式的直接接触者包括病毒感染病人的陪护、乘出租车、乘电梯等。 社区要建立完善健康管理台账,落实防控措施,确保不漏一人。无症状者应居家隔离14天,每日对其体温进行两次上门测量登记,社区应做好记录,期满无症状者可解除监测。对发热症状者,由社区拨打120及时送达我市公布的定点伦理片
发热门诊就诊,就医途中必须佩戴口罩,做好相关防护措施。 出入小区防护该如何做? 进出小区应自觉接受体温检测。对出现发热(体温超过37.2℃)、咳嗽等症状人员,应要求佩戴口罩,第一时间到我市公布的定点伦理片
发热门诊就诊。 正确佩戴防护口罩。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班车上班。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 每日须对门厅、楼道、电梯、楼梯、卫生间等公共部位进行消毒,尽量使用喷雾消毒。 防疫期间,摘口罩前后做好手卫生,废弃口罩放入垃圾桶内,每天两次使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剂对垃圾桶进行消毒处理。 ⑴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用一次性纸巾或干净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⑵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⑶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作息规律,避免产生过度疲劳。 ⑷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不少于3次,每次20-30分钟。户外空气质量较差时,通风换气频次和时间应适当减少。 ⑸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⑹如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流涕、发热等,应居家隔离休息,持续发热不退或症状加重时及早就医。 ⑴增强卫生健康意识,适量运动、保障睡眠、不熬夜可提高自身免疫力; ⑵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经常彻底洗手,不用脏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⑶居室多通风换气并保持整洁卫生; ⑷尽可能避免与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发热、咳嗽或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 ⑸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和空间密闭的场所,如必须去佩戴口罩; ⑹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和家禽家畜; ⑺坚持安全的饮食习惯,食用肉类和蛋类要煮熟、煮透; ⑻密切关注发热、咳嗽等症状,出现此类症状一定要及时就近就医。 ⑴将病人安置在通风良好的单人房间。 ⑵限制看护人数,尽量安排一位健康状况良好且没有慢性疾病的人进行护理。拒绝一切探访。 ⑶家庭成员应住在不同房间,如条件不允许,和病人至少保持1米距离。 ⑷限制病人活动,病人和家庭成员活动共享区域最小化。确保共享区域(厨房、浴室等)通风良好(开窗)。 ⑸看护人员与病人共处一室应带好口罩,口罩紧贴面部,佩戴过程禁止触碰和调整。口罩因分泌物变湿、变脏,必须立即更换。摘下及丢弃口罩之后,进行双手清洗。 ⑹与病人有任何直接接触或进入病人隔离空间后,进行双手清洁。 ⑴如果接触者出现症状,要提前选择有发热门诊的定点伦理片
。 ⑵前往伦理片
的路上,及就医全程应该佩戴口罩。 ⑶尽量避免搭乘公共交通,应该呼叫救护车或者使用私人车辆运送病人,如果可以,路上打开车窗。 ⑷生病的密切接触者应时刻保持呼吸道卫生和进行双手清洁。在路上和伦理片
站着或坐着时,尽可能远离其他人(至少1米)。 ⑸就医时,应如实详细讲述患病情况和就医过程,尤其是应告知医生近期的武汉旅行和居住史、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的接触史、动物接触史等。 ⑴口罩颜色深的是正面,正面应该朝外,而且医用口罩上还有鼻夹金属条。 ⑵正对脸部的应该是医用口罩的反面,也就是颜色比较浅的一面,带有金属条的部分应该在口罩的上方。 ⑶分清楚口罩的正面、反面、上端、下端后,先将手洗干净,确定口罩是否正确之后,将两端的绳子挂在耳朵上。 ⑷将口罩佩戴完毕后,需要用双手压紧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不留有褶皱,最好覆盖住鼻子和嘴巴。 大家一起学起来吧!
来源:同安发布